《假裝在500強》第一章 第四节

品管部和采购部其实是挺近的,两人的办公室其实就在同一行的房间内。可是除非是重大事故非不得已,否则很少会看到两人面谈,大小事情都是用邮件为主。大公司吧,这样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在放满了各种坏样板的office内,JC非常谨慎到重读着采购这个邮件。这封有几个点让他挺不安的:
  1. 1、供应商查不出问题已经代表品管系统失效。
  2. 2、连我方的质检员也查不出问题,那更该死。
  3. 原来这些坏货都出了好几次了。那就是说有问题的货可能已经流入消费者的手上,可能做成意外,那是最严重的情况。
Ben虽然没直接指出他的失误,但却把以上几个问题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在高层面前。更可恶的是那句?「I am on it」。?这本来是我大品管要做的事你抢什么抢!他一向小心这个比他略为年轻但霸气十足的采购,总是压着供应链部门和他质量部。去年听说供应链部们三十多人快要归他管了,JC更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Bastard!」?心理怒骂了一句但事实却无力抵抗。?心理慌乱下他第一反应是自保:

 

Hi Ben,
Thank you for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a reliable quality system that works for years. No exception for this item. ?Goods has been tested and inspected sticky following specification.
Could you check and make sure our supplier do what they promise in their contract?
Regards,
JC
在隔壁几个房间的BEN读完这个后,冷笑了一声,然后就出去抽他最爱的雪茄了。

《假裝在500強》第一章 第三节

如果是四,五年前碰到这样的事件,他早已急不及待要表现自己了。可是这两年他明显变了,深沈了。他习惯了回办公室后先冲一杯咖啡,然后把email?列表扫一眼而不细看。抓到个大概感觉后,他会按发件人的重要性,标题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先看那一封。每天有上百个电邮,不用这方法他根本不能在lunch time?前看完。作为采购头子,有一些电邮他知道根本是不用看的。一堆中国供应商的开发信,一些下面的采购小弟小妹们来的日常工作,稳占了他最少一半以上的邮箱空间。
Ben早就读了业务总监mike那封十万火急的电邮。他没有马上回。他在等。等他顶头上司Scott表明态度了他才表态。事无大小他都是如此。年青时他爱抢风头,永远是抢在第一时间表现自己的活跃。后来碰了一次特别大的钉后就改了。他明明知道这事是他管的他必须回应的,也明明知道老板Scott会扔给他处理,只是他更清楚功高盖主是死罪。他宁愿act dump,也不要让COO猜忌他。这种公司,白痴一点有时反而是好事。
于是在收到Scott的话后,Ben马上行动起来。这种事他也不知碰过多少次了,驾轻就熟,加上平时为人处事公平,深得供应商的信任,碰到这些问题双方都蛮能真诚讨论协商而解决问题的。这次也不例外,只谈了几分钟就能大概把握问题关键所在了。原来,那项发生问题的功能要求,根本从来没人提及过。说穿了,就是产品设计上的漏洞。
把握时间,Ben马上简短地写了以下报告:
Hi,
I am on it. ?Just spoke with the supplier and seem like they don’t even realize this problem in the first sense. ?Investigation is on going on their side and I am closely following.
This is not their first delivery and no problem was spotted in the last few shipments. ?Supplier take this as a reason/excuse to shift the responsibility back to us. ?In the mean time I am unable to response unless we make it clear on our side.
I start to wonder if there is anything missing in the spec. and therefore they are not able to spot it. ?JC – any thought?
Ben

《假裝在500強》第一章 第二节

在那个工业化的旧时代,一家勤奋谨慎的公司,一个平稳耐用的产品,在一个单元文化的大市场(例如美国),要做出一个? 「爆款」? 来是很普通的事。这些公司中,有的能把握那些年的优势,不断强化、进行,慢慢就成了世界知名的企业。
我虚构出来的500Zecker?(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就是这些企业中的其中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走到今天,世界知名企业的光环后面只是各种暮气沈沈,千仓百孔。那些当年心中常以Henry Ford?的信条自勉,口里谈的都是JITTQM和电视广告那家强的年青商业精英,现在已经失去了学习互联网思维的能力了。Scott站在这个世界级企业的最上层,管理着上百个学历比他高,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取代他的70,80后精英,早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从20岁加入Zecker当仓务员,一路过来,入职第29年成为了COO。也不是他有多强实力,只是比他有能力的,要不就跳槽到更好的工作,要不就创业自成老板去了。留下来的,,一般都不是什么精英,只是规规矩矩小心翼翼地工作着。
在看到业务总监Mikeemail后,CEO只是简单回了下以电邮:
Scott/Ben/Mike, go figure it out. ?This is a customer we don’t want to lose.
上层的邮件一般都是这种「格式」了。没头没尾的,反正你要看。
像这次那种质量投诉Scott早就司空见惯。他很清楚业务只都爱把一点小事放大一百倍。快到退休之年了他其实只想风平浪静地过,但作为COO,这样的事情总不能一声不响。于是他回了一下以下:
Ben/JC, take whatever necessary action to support Mike’s team. ?I am boarding now and is out of connect in the next hours. ?Copy me your plan.
Scott
这简直就是在说:?你们俩搞定他。我不想管了。可是老板都发话了我不能完全沉默。反正你们看着办吧。
有时候,当老板可以很容易。。。
By the way, JC是那位品管经理。渣男一枚。